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候,在遭遇人生低潮的日子,每當滑手機看到別人過著自己羨慕的日子,總是難免會抱怨老天的不公平,繼而開始陷入自卑情緒「難道是我不值得嗎?」各種"我不夠好"的念頭排山倒海地把自己淹沒,最後在泥沼裡越陷越深,每天掛在網路上盯著別人的一舉一動,反倒忘了認真過好自己的生活,遇到這樣的人生關卡,我們又該如何跨越和調節呢?
我們常常不自覺的光盯著別人好的一面看,但所有「值得追求的其實都是看不見的」,這句話很玄但卻是千真萬確,看得見的東西永遠只會停留在看得見的地方,名利可以買來虛榮,卻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。我先大膽假設你所羨慕的對象,其實是因為他正「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,活出了自己的樣子」,這種不用「出賣」自己而換來的精神餘裕,才是我們羨慕別人的主因。
這樣我們就該重新整理一下邏輯了,如果重點是在「因」,那我們盯著人家的「果」幹嘛呢?這世界從來不缺模仿的對象,缺的是自己的熱情啊。
既然我們生而不同,每個人都有他適合扮演的角色,我們根本不用把自己跟別人比較,你無法成為他,正如他無法成為你一樣,真正成為自己意味著能活在當下,你不再行屍走肉,你了解什麼對你而言是真正重要,當你內在感到富足,根本沒心思去羨慕別人,甚至忘記那些你曾經對成功的定義,你的力氣只會投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。
而精神飽足則是療癒我們內在的必需品,首先得找回自己的創造性,我會建議每個月至少閉關一兩天,關掉手機暫時跟外界隔離,現代化的生活總是不間斷地把我們的精神往外虛耗,卻距離本心越來越遠,每天活在浮躁不安的情緒中,卻又遲遲無法把自己從網路世界抽離,俗話說的「魂魄唔齊」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。
如果能夠把情緒理解成能量場的一種形態,就比較能夠搞清楚它在我們身上闖了什麼禍,這些生生不滅的能量其實終究得走往某個方向,如果不把它導向創造,結果就是走向破壞,進行有質量的獨處,好的能量才能順利回到自己的身體,當你與自己越靠近,你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會提昇,相對也會跟自己的內在更融合,這是一個靈性內在循環,也是生命力的迴路。
你可以試著在閉關過程中進行任何有關創造力的事情,不管是畫畫、攝影、手作,舉凡這些有關創作的活動,都是能帶動內在流動的有效方法,精神上的斷食跟飲食上的斷食一樣,同樣能重拾身體對負面能量/病毒的免疫力,久而久之你會獲得新的洞見,可能是一剎那的靈光乍現,或者是心裡突然冒出的一個聲音,請相信自己的直覺,不管那個靈感如何不符常理,容許這些體驗進入,請記得不可預期本來就是生命的本質。
其實這些道理說不定你早就知道了,可理論如何再懂,實踐起來往往沒想像那麼簡單,「以為自己懂」反而只會落入"還沒嘗試就自欺欺人"的輪迴之中。
「畢竟躺著羨慕實在太輕鬆,起身追趕才是正事啊!」
今天起下決定作出改變吧,不是為了模仿那個誰,而是活出自己原本該有的樣子。
寫得真好,看完好想哭⋯⋯
讚讚
那就哭吧(遞紙巾)
讚讚
這篇文章成了推動了我的動力,你的文章都是心靈雞湯,沒有華麗修飾,直說內心感受才是最有共鳴,我都是時候好好追趕一下放下已久的夢。謝謝雅文
讚讚
能成為動力也是我的動力
加油💪🏻
讚讚
好,了然於心
讚讚
沒比較沒傷害💁🏻♀️
讚讚